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科普求真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治理 > 思想意识
为民服务重在一以贯之
加入时间:2023-12-28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杨玉静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带头走好群众路线,把心系群众、情系百姓体现到履职尽责全过程各方面,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合理诉求,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党员干部要牢记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心系百姓,服务群众。党员干部须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一以贯之推进为民服务,实实在在解民忧纾民困。
  
  一以贯之,当始于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张思德把远大的革命目标化作朴素的日常工作,将平凡的生命投入到伟大的为人民服务中;焦裕禄心中装着兰考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在群众心中铸就了一座永恒的丰碑;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乡投入脱贫攻坚,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一代代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与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一心一意为民谋福祉。党员干部须见贤思齐,继承和发扬共产党人的优良精神品质,一以贯之为民服务初心,厚植为民服务情怀,真诚对待群众、真心帮助群众,把共产党人的使命任务不断推进向前。
  
  一以贯之,当践于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实际行动。塞罕坝林场荒原变林海、山西右玉变成塞上绿洲、库布齐其沙漠沙丘披绿衣……这些绿色奇迹都是由苦干实干书写出来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办好老旧小区改造、关爱“一老一小”、保障食品安全……桩桩民生实事,关乎民生福祉,同样需要我们付诸行动。党员干部须始终保持“业精于勤,荒于嬉”的清醒认识,主动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努力成为本职工作行家里手;敢于啃“硬骨头”、敢接“烫手山芋”,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把实干担当的作风一以贯之,在基层一线化解民生痛点、解决治理难点,推动为民服务落地落实,带领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生活。
  
  一以贯之,当成于效。为人民服务,要把群众是否高兴、是否受益作为检验标准。民生工程不听民意、罔顾事实,往往会以“作秀”代替“做事”,“造势”代替“造福”,沦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仅不能抵达民心,甚至会适得其反。为民服务只有问需于民、问效于民,才能把问题找准、把工作做实。党员干部须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多到现场看、多见具体事、多听群众说,摸清吃透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聚焦发展所需,聚力群众所盼,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对能给群众带来实惠的事,须多一些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步往前走,一项一项往前推,全心全力把老百姓的事办好办实,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南风)
 
 
 
习近平: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
习近平: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习近平: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
习近平: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
 
昨日重现
六个小故事看中国生态第一市的小康
 
警惕网上众筹骗局 以免上当受骗
车险岂可成“发财险”
儿童餐,可别只是营销噱头
“五一”小长假消费警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珍爱地球
关注森林防火 守护绿色家园
厉行节约 珍惜粮食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加快发展新质生
 
体育馆禁止外人入内,背后是特权思维
“新形象工程”背后是“老毛病”
“新形象工程”是乱决策的新变种
谁在农业试验田里“放高产卫星”?
 
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检测评定管理办法(
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
阳泉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
 
 
孩子网  低碳经济  绿金生物网  节能减排网  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吉林省人民政府  方法网  绿金生物网  节约网  吉林科技网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