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科普求真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您的位置: 首页 > 浪费酷评
面膜岂能“如此包装”
加入时间:2020-08-2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叶子


  在一些社交、电商平台,一种叫做“医美面膜”的护肤品广告势头强劲。许多消费者却发现,这些面膜鱼龙混杂、难辨真假。探究方知,所谓“医美面膜”,其实是一种医用敷料,针对皮肤治疗和美容手术术后的修复,可直接接触创面,属于医疗器械,注册为“械字号”,主要在医疗机构销售。市面上的普通面膜则属于化妆品,注册为“妆字号”。
  
  严格意义上说,并不存在所谓的“医美面膜”,而是将这些“妆字号”面膜“改头换面”,打着“械字号”幌子夸大宣传,背后是商家偷换概念、有意误导消费者。主要原因在于,“医美面膜”宣称医用、安全,甚至“无论何种肌肤都能使用”,这明显是将医用敷料的作用“安”在自己身上,还胡乱扩展到所有肌肤护理上;另一方面,“医美面膜”这个名字容易让消费者相信它有变白、除皱、抗老等效果。须知,即使是医用敷料也要遵医嘱使用,且不能频繁使用,更何况可能含有香精、添加剂等成分的普通化妆品面膜。
  
  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关注外在容貌。遍地开花的医疗美容诊所、健身房、瑜伽班等都是“美丽经济”的一部分,医疗美容行业成为居民消费新热点。人们希望选择一些安全的护肤品进行护理,“医美面膜”正是抓住了消费者这种心理。但是,这种面膜一方面以医用敷料的旗号打“擦边球”,一方面价格却贵得离谱。曾有记者走访代工生产“医美面膜”的工厂,一片面膜订单价3至5元不等,销售价却在15元以上。有商家称“卖得很好”“太便宜了消费者不会信”。可见,经过卖力忽悠、层层“包装”,给其打上“医美”标签,是一些不法商家赚钱的“秘笈”;消费者却陷入“越贵越信”“越贵越买”的“坑”。
  
  杜绝这种“坑”,需要消费者提高自身的判断力。对于类似“医美面膜”等新产品,应该避免盲目跟风,注意谨慎选择,识别商家套路;同时还应尽量通过医院、药店等正规平台购买医疗产品,如果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及时举报、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发力。国家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明确规定,化妆品广告宣传中不得有“化妆品名称、制法、效用或者性能有虚假夸大”“宣传医疗作用”等内容。相关部门应进一步严格执法、督促企业合规合法宣传自身产品。电商与社交平台也应承担平台责任,对带货主播、微商的资质进行相应审核,对自媒体发布的内容进行有效监管,切实管住那些“如此包装”的“医美面膜”。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08月24日第05版)

(责任编辑:南风)
 
 
 
习近平总书记谈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
拿起一包“沙琪玛”,习近平问了一个大问题
关于新质生产力,习近平强调这几个关键词
政协联组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绿色化、低碳
 
昨日重现
六个小故事看中国生态第一市的小康
 
陷阱
"网红神药"致2人死亡106人住院!海淘需谨慎
必须警惕和纠治“新形象工程”
警惕“形象工程”穿上“新马甲”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一年向下发文860份,莫让形式主义折腾基层
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新形象工程”背后是“老毛病”
“新形象工程”是乱决策的新变种
谁在农业试验田里“放高产卫星”?
急功近利,毁了我们的国家队
 
节约用水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
湖北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湖北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孩子网  低碳经济  绿金生物网  节能减排网  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吉林省人民政府  方法网  绿金生物网  节约网  吉林科技网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