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科普求真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您的位置: 首页 > 浪费现象 > 人才浪费
教师性别适度平衡为何难以实现
加入时间:2018-05-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陈鹏


  近年来,招不到男性教师几乎成为中小学校长们的心头病——
  
  教师性别适度平衡为何难以实现
  
  去哪里寻找男性教师?和很多国家一样,中国也开始面临这样的问题。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期发布的“教师职业中的性别失衡”主题报告显示,该组织各经济体内,教师职业“严重的性别失衡,女性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不断增加,从2005年的61%增加到2010年的65%和2014年的68%。”报告指出,令人担心的是,这种差距未来还可能会继续扩大。
  
  我国教师群体中的性别比例状况如何,又呈何种发展趋势?从阴盛阳衰到适度平衡,需要哪些外力作用?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男女比持续拉大 学校管理遇困难
  
  崔妍就职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一所高中。她发现,周围的同事几乎全是女性,在近几年新入职的同事中,几乎已经找不到男教师的身影。
  
  而据教育部公布的教育统计数据,2016年北京、上海专任教师中女性占比,普通高中阶段分别为71.9%、65.9%,初中阶段分别为76.3%、73.7%,而小学阶段均超过80%。
  
  不仅在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中小学教师群体中阴盛阳衰现象在全国范围内十分普遍,且越往基层越明显。
  
  此前,有媒体随机调查了山东、湖南、四川、浙江四省140多所中小学,较为严重的学校男女教师比例达到了1∶10,女教师占到教师总数的70%至80%属于常见现象。男女教师比例在1∶1到2∶3之间的学校,已属少数。
  
  让人担忧的是,近年来,这个现象不仅没有得到扭转,我国女专任教师占比增长明显,男女教师比例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反而在加剧。
  
  记者翻阅历年教育统计数据发现,全国范围内,2016年女专任教师占比高中为52.13%,初中为54.49%,普通小学为65.34%;2011年这一比例则分别为48.36%、50.13%、58.68%,5年时间均增长了4~7个百分点。
  
  这个学期开学不久,又有一封产假申请信摆在了赣东北某县城学校校长赵明的桌上,这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170名教职工中,女性为118人,男性比例约30%,“承担教职工作的男性教师比例更低”。特别是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女教师怀孕、生育更为集中,赵亚明告诉记者,“2017年,全校就有23位女教师休产假,给课务安排增加了很大压力”。
  
  占比高居不下的女教师群体,给学校管理增添困难的同时,也让一些家长产生了困扰。
  
  来自武汉市的家长杨露发现,儿子浩浩在朗读课文时带有“明显的女播音腔”,“听上去怪怪的,优美有余,却阳刚不足”,正在读二年级的浩浩,只有体育老师是男性。“学校缺少男教师就像家庭中缺少父亲,校园里缺少阳刚之气,男学生举手投足间无意识的女性化动作、言辞会越来越多”,杨露由衷希望“增加一些男教师”。
  
  社会学上,男性的形象倾向于积极进取、大度勇敢;而女性则认真细致、富有爱心。赵明对此表示认同:“当教师性别过度单一化,对于学生的情感认知、教育的多元化,都或多或少会带来影响。”
  
  很少有男生愿意去中小学当教师

  
  “2017年,全县招聘中小学教师共计327人,其中男教师41人,占比12.5%,而这41人中,还包含了‘特岗计划’分配过来的23名男教师。”经过十余年的观察,赵明得出结论,“很少有男生愿意来中小学校当教师”。
  
  教师性别不平衡从我国高校师范生培养情况可见端倪。《2014年高等院校师范生培养状况调查》显示,在全国27所师范院校中,在校师范生的男女比例差距明显加大,其中女生占65.3%,男生仅占34.7%。这意味着未来国内教师当中的女性几乎两倍于男性,除了音乐、美术教师以外,传统以男性为主的物理、化学、数学教师也将以女性居多。
  
  在2017年全国两会上,民盟中央提交了一份《关于完善中小学教师招录制度的提案》,其中提到浙江某区2014年在职教师中男教师比例约为25%;该区近5年新进教师444名,男教师仅占17.8%,2015年新录用男教师仅占11.1%。
  
  从中西部到东部,招不到男性教师几乎成为中小学校长们的心头病。男女教师比例失衡的状况,无法随着新教师的补充自然改善,反而愈演愈烈。
  
  如今是语文教师的刘刚力,2014年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返回原籍地高中任教。这个学期,由于女同事休产假,他又兼起另一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工作量增加一倍。他介绍,师范类专业男生本来就少,班上最后只有三个男生站上了讲台,其他人都陆陆续续地转行了。工作量大,收入一般,社会地位不高,是大家的共同感受,“对于男生来说,最害怕一眼就看到退休,教师就是这样的工作。”他对自己教师职业的未来似乎也失去了信心,“可能会随时跳槽”。
  
  “人们的职业选择往往会受到性别差异、社会分工、职业刻板印象等因素的影响,理论上,一个正常运转的社会职业,基本上能够吸引男女平等参与,至少在数量上大体相当。”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莉莉表示,当前,教师的收入和地位无法满足男性养家糊口的角色规范,对男性的吸引力正在降低,而更符合传统女性性别角色期待,求职压力小,成为更多女性的选择。
  
  政策手段难立竿见影
  
  接到记者的电话时,杨鲲正在校外做家教兼职。他是福建省第一批免费师范生,明年就要从闽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本科)毕业。即便放眼全国的师范类专业,他们班的男女比例仍可以说不寻常——几乎全是男生。尽管如此,在校三年,杨鲲并不愿意因为自己的性别而被关注。
  
  2015年6月,福建省教育厅印发《福建省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办法(试行)》,提出开展“小学、幼儿师范男生免费教育试点”。此举的背景是“高中优秀男生就读师范专业的意愿不强,幼儿师范专业男生更是基本无人问津”。首批招收免费师范男生500名,其中,小学免费师范男生400名,幼儿园免费师范男生100名。
  
  在一些人看来,这项政策有“性别歧视”之嫌,但如果没有政策上倾斜,男性教师空缺恐怕会更大。截至目前,这项政策的实施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招生人数保持基本稳定。也就在今年,第一批福建省试点免费师范男生(专科)即将毕业。
  
  记者致电福建省莆田市教育局,该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全省首批三年制免费师范男生(专科)的招聘统一考试刚刚结束。此次统考中,莆田市计划招收14名男性教师,“从报考情况来看,比较乐观”。按照规定,师范生们可以选择参加全省统考、地市专项招聘和返回原籍三种就业方式。
  
  该政策实施的2015年,福建省小学专任教师中女教师的比例占64.4%,女教师10.47万,男教师5.77万,相差约4.7万人,而绝大部分幼儿园长期无男教师。
  
  “每年的招生人数只有500人左右,但是面临近5万人的缺口难题,通过政策手段调节教师性别比例难以立刻见效,且作用有限。”福建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杨振坦对记者表示,“研究提高教师待遇、社会地位,让教师职业更有吸引力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记者调查发现,在师范招生指标中设定男生名额或比例,确保生源中性别比例合理的省份不止福建,江苏等省市也是如此,河南则是“鼓励男生报考”。
  
  适度平衡是各国的共同追求

  
  本次OECD发布的报告称,在经合组织各经济体,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女性平均占2/3。教师性别失衡在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俄罗斯尤其严重,这些国家大约4/5的教师都是女性。在有数据的31个国家中,日本是唯一一个女教师比例低于男教师的国家,女性教师占48%,这一结果可能与日本劳动力市场女性参与率整体较低有关。
  
  “教师是一个高度性别化的职业,教师群体的性别失衡一直是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刘海峰表示,“尽管男女教师比例达到多少才合理没有定论,但相差比例不能过于悬殊,达到适度平衡是各国教育界共同追求的目标。”在他眼中,芬兰解决此类问题的做法值得研究。
  
  芬兰《赫尔辛基邮报》的调查显示,芬兰年轻人最向往的职业就是当老师,中小学教师受民众敬重的程度,甚至超过了总统和大学教授。事实上,在芬兰,想当中小学老师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候选人要经过好几轮职业面试,只有最优秀的10%的硕士毕业生才有可能成为老师。而芬兰教师拥有和医生、律师相近的社会地位及工资水平。
  
  “为了缓解我国男女教师比例过于悬殊的问题,最为根本的是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吸引力。”刘海峰同时建议,在教师招聘设岗时对性别作出特殊规定,以保证男性教师的基本比例,还可以通过增加实践性笔试评价让更多男性应聘者有机会进入面试环节,最后增加面试比重,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对应聘者加以综合评判。

(责任编辑:余风)
关键字:教师 性别歧视
 
 
 
习近平总书记谈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
拿起一包“沙琪玛”,习近平问了一个大问题
关于新质生产力,习近平强调这几个关键词
政协联组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绿色化、低碳
 
昨日重现
六个小故事看中国生态第一市的小康
 
陷阱
"网红神药"致2人死亡106人住院!海淘需谨慎
必须警惕和纠治“新形象工程”
警惕“形象工程”穿上“新马甲”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一年向下发文860份,莫让形式主义折腾基层
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新形象工程”背后是“老毛病”
“新形象工程”是乱决策的新变种
谁在农业试验田里“放高产卫星”?
急功近利,毁了我们的国家队
 
节约用水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
湖北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湖北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孩子网  低碳经济  绿金生物网  节能减排网  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吉林省人民政府  方法网  绿金生物网  节约网  吉林科技网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