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科普求真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您的位置: 首页 > 浪费要闻 > 聚焦
老屋“不宜居”只“宜看”,没有老屋谁来看?
加入时间:2020-10-19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完颜文豪 罗羽


  老屋“不宜居”只“宜看”,没有老屋谁来看?
  
  西江千户苗寨文旅脱贫成样本,可持续发展须摆脱“深层纠结”

西江千户苗寨银饰街夜景。 记者 罗羽/摄

  黔东南大山里的雷山县西江村,是全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落——这里居住着1920户人家,被称为“西江千户苗寨”。
  
  在这片群山环绕的美丽村寨,有宏伟壮观的吊脚楼群,传承上千年的苗族风俗。当地民居和民俗构成了独特的苗族文化,村民们却世代过着贫困的日子。
  
  从2008年开始,当地打造旅游景区带动经济发展,新兴的西江苗寨逐渐有了名气,可与黄果树瀑布等贵州老牌景区相媲美,并在发展中实现多赢——产业兴、百姓富、民族文化得以传承,逐渐摆脱了“富饶的贫困”。
  
  在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社会有序的合力驱动下,这个依靠文旅脱贫的发展经验,被学者总结为“西江模式”。
  
  同时,西江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矛盾,如何在前进中得以化解与平衡,实现民居、民俗与民生“三条腿走路”,也值得思考。
  
  “看西江而知天下苗寨”
  
  清晨的西江千户苗寨(以下简称西江苗寨),薄雾笼罩着山谷,古朴的村寨依山而建,白水河蜿蜒流过。游客们簇拥在观景台上,欣赏这秀美的景色。
  
  山脚下一栋3层木楼内,“侯家庄农家乐”食客爆满。老板侯艳江是地道的苗寨村民,12年前靠着3万元贷款,白手起家闯进餐饮业。如今,农家乐年营收500多万元。
  
  “干过建筑工,当过地摊汉,做过推销员,什么苦都吃过,但都没攒下钱。”回忆起外出打工经历,39岁的侯艳江感慨道。
  
  西江村村主任李松介绍,上世纪末,有九成村民外出打工,由于缺少文化,大多以干力气活为主。
  
  历史上,地处雷公山深处的西江苗寨,人多地少、交通闭塞,2005年人均年收入只有1431元,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贫穷的村寨却蕴藏着富饶的文化。村民多属于苗族内部的“长裙苗”,传说是蚩尤的后裔,历经多次大迁徙后定居于此。
  
  西江村由8个自然村寨组成,留存着上千栋木质吊脚楼。“老大”羊排与其他寨子之间,是父子或兄弟关系,历史上曾长期不通婚。
  
  绚烂多彩的苗族服饰,热闹纷繁的“苗年节”,欢乐多姿的芦笙舞……苗族厚重的文化汇聚于此,“活化石”般传承至今。文化学者余秋雨曾到访这里,并发出“看西江而知天下苗寨”的感叹。
  
  在发展旅游业前,秀美的山水和丰富的民族文化,难以转化为财富,村民守着薄田过穷日子,长期陷入“富饶的贫困”的尴尬境地。
  
  当地官员介绍,从2000年开始,雷山县加大投入发展西江旅游业。但囿于交通落后、基础设施差,“只赚吆喝不赚钱”,未形成有效的盈利模式。
  
  直到2008年,第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当地举办。借助这个契机,雷山县改造升级西江苗寨的基础设施,解决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次年,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区公司)成立,通过市场化运作,塑造苗族文化的旅游品牌,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瞅准商机的侯艳江返乡创业,把自家老屋改造成农家乐。“很多在外打工的村民,回来出租房屋或创业经营,迅速积累了财富。”侯艳江说。
  
  西江苗寨有九成以上村民,搭上了旅游业这趟快车,直接或间接参与餐饮、民宿等产业。
  
  山下人忙赚钱,山上人想“破坏”
  
  踏着青石板路,从山上的观景台走向山下的景区中心,临街店铺、民宿鳞次栉比。白水河两岸,吊脚楼群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
  
  一家5口住在白水河北岸山上老屋的侯伟,在当地小学当保安,每月2000元工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这片山上的位置不利于搞民宿和餐饮,所以发展相对滞后,每年从景区分到3万元,就是很大一笔钱。”侯伟说。
  
  景区发展之初,由西江村委、景区公司与县政府等多方协商,设立了民族文化保护发展的利益共享机制,每年按门票总收入的一定比例发放给村民,从最初的15%增加到现在的18%。
  
  据当地提供的数据显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西江村民的“分红”由2012年的800多万元,上升至2019年的3200余万元,已累计获得超过1亿元。
  
  “经费的40%按人头分,60%按各家房屋年限和保护程度分,房屋年限越长、保护得越好,分得也就越多。”67岁的唐守和见证了这一机制的设立运行。
  
  根据贵州民族大学教授李天翼等人的调研,对于景区位置较偏的片区村民、旅游参与较弱的家庭,这笔钱成了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
  
  在苗族群众脱贫致富中,追求发展的内生动力更为重要。8月初,侯伟的妻子吴连梅终于等来了创业机会——“抽签”获得景区工艺品摊位为期一年的经营权。
  
  西江苗寨景区共安置了270多个摊位,分为小吃摊、工艺品摊、照相点等。每年8月,所有村民均可根据经营喜好报名,抽签决定摊位经营权归属。
  
  年初疫情暴发后,景区一度经营困难,仍按约定从有限的收入中,拿出近40万元,作为上半年的民族文化保护经费。
  
  随着景区逐渐恢复生机,吴连梅看到了赚钱的希望。据官方统计,2007年,西江苗寨居民人均年收入为1700元,10年后增长到22100元,增长了13倍。
  
  然而,共享机制还无法带来同步富裕,由于区位优势各异,村寨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刚开始山下村民日子红火起来,山上村民受旅游业带动有限,眼见山下人挣钱,一些人心理不平衡,曾想破坏山上的夜景灯。
  
  随着景区旅游逐渐兴旺,山上家庭能分到部分经费。尝到甜头的村民,心生更大的致富渴望,想要改造老房或重建新房。
  
  33岁的唐文锋住在白水河北岸山上,家里的老屋已有百年历史,是西江最古老的房子之一。除了现在每年分到两三万元经费,全家人靠卖饰品赚些微薄收入。
  
  “很少有游客爬上来参观,何况进屋一看破破烂烂的,也待不下来。”唐文锋说,保护较好的老屋,位置偏路难走,缺少发展机会。
  
  村民跟游客一样,都想住新房子
  
  蒋宏的满心希望化成了泡影。
  
  这位西江苗族博物馆的保安,去年拆掉了30多年的旧屋,拿出积蓄加上借款,又凑够40多万元建了4层框架房。他原本打算出租,每年能赚30多万元。但受疫情影响,至今没人来租房投资。
  
  “旅游兴旺抬高了整体工钱水平,如果自己创业,装修和配套还得再花100万元,拿不出这么多钱,风险也承受不起。”蒋宏无奈地说。
  
  10多年来,有资本有经验的外地人,涌入西江“掘金”旅游市场。本地村民亦有“分一杯羹”的冲动,想要拆旧屋建新房。
  
  “截至2018年,西江有房屋和门面出租的家庭,占整个村寨的30%左右,年租金在5万至50万元之间。”李天翼告诉记者这样一组数字。
  
  改造老屋时,侯艳江要拆除谷仓等功能性设施。父母却执拗地认为:“那是对苗族建筑的破坏,更是对苗族文化传统的大不敬。”
  
  “发展就是要重塑传统,有创新也有破坏。”侯艳江心里并不服气。这个小家庭的观念冲突,更是西江苗寨发展与保护之间矛盾的缩影。
  
  相连成片、错落有致的吊脚楼群,作为苗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但破旧脏乱的老屋,难以满足游客的现实需求。
  
  一些村民谋求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利益面前,演变成跟风逐利的“拆旧建新”。尽管当地出台了细致的限制规定,但仍挡不住部分村民“拆旧建新”的冲动,甚至有人甘冒被罚款的风险。
  
  本为鼓励保护传统建筑的利益共享机制,却陷入尴尬境地。
  
  “过去12年,因村民住房困难、老屋破旧无法修复等原因,批准‘拆旧建新’的房屋有192栋,严格落实了管理保护规定和程序。”雷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区(西江镇)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刘安荣表示。
  
  作为管理者,他也坦言面临的保护压力,“就拿保老寨建新村来说,新村建设没有指标,也没有启动资金。不让住房困难户改造房屋,他们意见也很大。”
  
  对于山上家庭来说,“拆旧建新”尽管难以带来可观的收入,却反映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小时候家里穷,一大家人挤在老屋二楼,既拥挤又不便。总想哪天有钱了,建个大房子过得舒服些。”唐文锋说,没人愿意永远住老屋里,为了保护原生态,让人身居“陋室”不太公平。
  
  侯伟也深有感触:“如果没人住,日晒雨淋三五年就坏了。但住在里面连个干净的卫生间都没有,老鼠、蜘蛛还经常光顾。”
  
  “游客难得来探访,上个旱厕都害怕,他们嘴上说喜欢老屋,实际跟村民一样,都想住新房。”侯伟坦言。
  
  2年多前,他家邻居重建了新房,经营起民宿。“虽然这样做3年内分不到民族文化保护经费,民宿每年只挣一两万元,但他们觉得比老屋住着舒服,还有创业的希望。”侯伟说。
  
  “以前的老屋虽然简朴,但整体错落有致、高低有序,有内在的韵律和美感。现在建得高大、装修堂皇,有些地方却高得突兀或如同凹陷,整体失去了韵律。”唐守和遗憾地说。
  
  同时,他并不完全反对“拆旧建新”,但要在保护老屋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自然更替,按照传统工艺和风貌建新房,根据现代生活需要适度改造。
  
  “完全保留老屋也行,把山上村民搬出去,游客就能看到原生态的房子,但这未必是游客想要的。”侯伟苦笑道。
  
  游客希望看到原生态的老屋,又不愿意住进去,但如果老屋拆没了,牺牲了原生态,景区如何吸引到游客?这种“深层纠结”是当地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必将迈过的一道坎。
  
  “苗族文化的灵魂不能丢”
  
  与儿子蒋宏“押宝”流行的民宿业相比,蒋正平谋生则依靠苗族传统文化。
  
  每天一早,这位70岁的老人便穿戴好苗族服饰,走到附近的“古歌堂”,向游客展示、传承苗族古歌,蒋正平一天能拿到45元工资。
  
  这是他的第二次“转型”。苗族有杀猪过节的习俗,他曾是村里出了名的屠夫。2008年,这项营生不利于景区环境,他转型当起木匠。
  
  过去,苗寨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不少村子沦为“空心村”,民族文化遭遇保护与传承危机。
  
  随着旅游业兴起,西江苗寨制定了《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文化保护评级奖励(暂行)办法》,探索“景区集中管理,家庭分散保护”的机制,不仅让村民在旅游业中受益,更引导他们参与民族文化保护。
  
  除了西江苗族博物馆,西江村打造出古歌堂、鼓藏堂、银饰坊等20多个苗族文化点。村民自办了40多所家庭博物馆,构建起多元的民族文化活态展示点。
  
  唐守和从教师岗位退休后,在鼓藏堂做讲解,“守护和传播苗族文化,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村寨的变化中,他总觉得“有些不变的东西需要坚守,苗族文化的灵魂不能丢。”
  
  从当地走出的学者李天翼,跟踪研究西江苗寨多年,主编了《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十年发展报告》。
  
  在他看来,西江苗寨景区以苗族特色文化资源为载体,以旅游开发为发展导向,在经济、社会、文化、经营、脱贫等方面产生规模化效应,形成了一系列成功经验和可操作的运行体系。他把这些经验总结为“西江模式”,这正是当地摆脱“富饶的贫困”的发展“密码”。
  
  走进西江苗寨,总能看到一身盛装的苗族女性,旅游给她们带来了更多机会。
  
  31岁的李孙丽,自幼喜欢苗族歌舞,曾到外地打工。回到村寨后,在苗族情景歌舞剧中当舞蹈演员,每天参加两场演出,过得忙碌充实。
  
  像云南丽江等地一样,西江苗寨的商业化也遭到过质疑,甚至有人直言:“看到的全是表演,商业味较重。”
  
  一位当地走出的高材生曾向侯艳江抱怨,商业化让西江失去了原生态。“你努力读书改变命运,最终落户城市,为何不愿回到原生态的农村?”侯艳江反问道。
  
  在侯艳江看来,西江苗寨作为人文景观,有人生活就会有发展,也不可避免会有发展中的矛盾。
  
  “商业和文化保护是互相成就,景区虽然有些商业化,但苗族歌舞剧很受游客喜欢,他们能感受到厚重的苗族文化。”李孙丽说。
  
  “苗寨保护和传承的对象,既有物质的,比如吊脚楼,要处理好保护现存旧屋和改善民生的关系;也有非物质的,苗族的民俗、技艺,以及吊脚楼的工艺和美学价值。”李天翼说。
  
  发展中的苗寨既不是“世外桃源”,也不是空荡荡的博物馆,民族文化不能关起门来搞保护,市场力量带来商业机会,不仅为文化保护提供资金支持,更让其传承有了持久生命力。
  
  “西江的未来需要创造性保护。”一些村民和专家早已有这种共识,但当理念遇到具体的现实问题时,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把握创新和原生态的尺度,解决过度商业化的难题,值得人们思考。 


(责任编辑:南风)
 
 
 
习近平: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
习近平: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习近平: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
习近平: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
 
昨日重现
六个小故事看中国生态第一市的小康
 
警惕“手机口”诈骗 莫当电诈“工具人”
警惕报价标价陷阱
警惕教你“赚钱”的人 他们可能只想骗钱
无门槛补缴养老保险?圈套!
 
关注森林防火 守护绿色家园
厉行节约 珍惜粮食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加快发展新质生
厉行节约 珍惜粮食
 
体育馆禁止外人入内,背后是特权思维
“新形象工程”背后是“老毛病”
“新形象工程”是乱决策的新变种
谁在农业试验田里“放高产卫星”?
 
民用航空计量管理规定
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
体育赛事活动赛风赛纪管理办法
白城市反餐饮浪费条例
 
 
孩子网  低碳经济  绿金生物网  节能减排网  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吉林省人民政府  方法网  绿金生物网  节约网  吉林科技网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