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科普求真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项探讨
家访绝不是故纸堆里的“文物”
加入时间:2020-10-21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伍里川


  不客气地说,现在家访越来越式微。这需要改变。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方案提出,强化一线学生工作。各级各类学校要明确领导干部和教师参与学生工作的具体要求。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高校领导班子成员年度述职要把上思政课、联系学生情况作为重要内容。这一“家访新政”从制度上、考核上、主体责任上布局,回应了学生和家长的内心关切。
  
  15年前,《河南日报》一篇调查报道直指“老师上门少了”。5年前,《南方日报》的调查报道则发问:“家访少了,师生关系远了?”而如今,网络上依然有人不断表示不解:为什么去学生家里家访的老师越来越少了?
  
  这15年正好贯穿了我的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时光。这期间,只有幼儿园的老师上过一次门,中小学老师没有一位上门家访过。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顺便问了一下80后的同事,从中学名校毕业的她说,“从未有过家访”。这并非一种极端,而是很多家庭的“体验”。诚然,仍有学校、教师坚持家访,今年4月,河南省遂平县一位女教师题为《疫情之下的家访,一个也不能少》的文章令人感动。但总体上,家访越来越“边缘”,越来越“低调”,甚至出现了形式主义。
  
  家访越来越少,不是今天才有的,也不是十几年前才有的。从我上世纪70年代末上小学,一直到90年代初高中毕业,从未有一位教师以家访名义上我家来。我内心曾经期待有加,现在只能引为憾事。在基层语境中,“家访制度”本身就十分模糊,家访更像是一种额外的关怀,而不是体现教育理念的责任。
  
  前述“总体方案”对落实家访制度作出明确要求,可谓纲举目张,抓到了家访缺失的根本。
  
  多年来,家访的要求虽然写在文书之中,但一般说来,是否家访并不影响教师考核。而进入新媒体时代,“微家访”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面对面的实地家访,甚至连“微家访”也逐渐式微,滑落为“群发布”“群通知”“群会议”。不得不说,当下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背负的各项任务较多,承压较重,而家访工作不仅难以量化,还显得成本较高,教师进行家访的主动性大为弱化,遂以形式化的、变了味的“家访”应付差事。
  
  曾有地方教育部门在接受采访时强调,班主任每学年必须对班上所有学生进行一次家访。事实上,这样的要求并没有得到认真执行,况且不执行的后果并没有体现。这说明,要想重振家访机制,教育部门、学校首先要严格管理起来、督促起来。不折不扣地落实制度,将家访纳入评价体系,使之成为与“课时”一样重要的项目。
  
  家访体现的是家校共同承担教育责任之深意。说到底,它是课堂教育向家庭范畴的延伸,是教育文化对俗世生活进行的打探、共商与共鸣,以唤起对教育事业的共同重视与尊重。
  
  笔者幼年时,有教师“跑烂鞋”,把出于各种原因被家长“拽”回家务农的学生请回教室。这当然充分显示了为人师长者的责任感,但我更认为,这是一种对于教育文化、教育艺术的致敬。在我高中毕业面临着是复读还是从军之关键选择时,我的英语老师曾经给我写过信,对我这个“英语渣”“语文尖子”鼓励有加。手写书信与星空下的话语,成为家访的一种弥补,甚至可以说是另一种家访。
  
  这种回忆催生我的深度思考——我们在怀念家访时在怀念什么?我们最想要的家访是什么样的?我想,我们怀念的还是那种亲情式的、纯朴自然的“围炉而坐”、促膝长谈。我们最想要的家访还是直抵人心的家访,而不是在技术化外表下变得僵硬、功利、冷漠的人际联系。家访须有“愿得一人心”的真诚、宽厚。
  
  客观上,由于沟通方式的多样化、便利化,家校之间实际沟通频次、内容大大胜过既往情形。“从前车马稀”时,没有即时通信技术,敲门入户地家访就成为必须。有人就此认为如今已不需要“传统家访”。然而,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变革并不是弱化家访的理由。再厉害的互动技术,也无法代替情感的交流。家校之间一样会出现信息孤岛、信息壁垒,此时,面对面真诚沟通愈显重要。
  
  家访是家校之间的沟通桥梁、黏合剂,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绝不是一种故纸堆里的“文物”。在当下,依然可以通过制度落实、人心协作,强化其对于教育的价值,重现其固有文化内涵。
  
  中国青年报(2020年10月21日02版)

(责任编辑:南风)
 
 
 
习近平: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
习近平: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习近平: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
习近平: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
 
昨日重现
六个小故事看中国生态第一市的小康
 
成本40元卖2000元!别再被“特供”酒忽悠了
当心“付费实习”成灰色产业的不良后果
农业节水增效 促进旱涝保收
警惕“手机口”诈骗 莫当电诈“工具人”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加快发展新质生
厉行节约 珍惜粮食
践行大食物观 保障粮食安全
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
 
“新形象工程”背后是“老毛病”
“新形象工程”是乱决策的新变种
谁在农业试验田里“放高产卫星”?
急功近利,毁了我们的国家队
 
体育赛事活动赛风赛纪管理办法
白城市反餐饮浪费条例
节约用水条例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
 
 
孩子网  低碳经济  绿金生物网  节能减排网  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吉林省人民政府  方法网  绿金生物网  节约网  吉林科技网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