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科普求真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治理 > 法治行动
银行卡“黑产”盯上在校大学生 外租面临刑责
加入时间:2020-10-12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原标题:银行卡“黑产”盯上在校大学生部分年轻人外租银行卡面临刑责

  ▲警方查获的银行卡和通信设备等。福建安溪县公安局供图

  近日,福建两名高校在校学生,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执行逮捕。这两名学生在网上看到收购、租赁银行卡广告后,因贪小便宜,将自己的银行卡出租给对方,为了千余元的蝇头小利,最终面临刑事追责。

  这并非个案。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调查发现,在当前买卖银行账户渐成黑灰产业链形势下,不法分子将目标瞄准了以学生等为主的年轻群体,以兼职、收购等为由,引诱这些群体持自己身份证办理银行卡并出售、出租给犯罪团伙。这些银行卡被用于洗钱等犯罪活动后,不少年轻人因此被追究刑事责任,令人惋惜。

  今年以来,电信网络诈骗持续高发。诈骗团伙利用他人身份开设的银行账户并绑定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账户等,用来转移赃款、逃避打击,给公安机关的侦查带来不小的难度。

  在此背景下,根据去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对买卖银行卡或账户的个人实施惩戒的通知》相关规定,全国多地公安机关和金融机构,对买卖、出租个人银行账户行为加大打击力度。通过信用惩戒、限制办理银行业务、法律制裁等手段,整治买卖、出租银行账户黑灰产业。不少法律意识淡薄、贪图小便宜的年轻人,特别是高等院校、大中专学生涉案。

  大学生出租银行卡被用于洗钱,面临刑事追责

  今年3月以来,福建一高校大二学生施某,在网上看到一则银行卡租用广告后,便以每月900元的价格,将自己名下的银行卡及U盾提供给对方使用,该卡最终被网络赌博诈骗团伙用于洗“黑钱”,走账一百万元以上,截至案发,施某从中获利1200元。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施某被抓获后承认,有人租用银行卡来走账,肯定是干违法的事,但他贪小便宜,心存侥幸,认为不会被发现,更不清楚将会面临刑事追责。

  记者在福建多地公安机关采访了解到,在当前多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活动中,犯罪团伙通常利用多个银行账户和第三方支付账户转移赃款。

  在当前银行卡和第三方支付账户实名制日趋严格的情况下,雇佣他人开设银行卡并绑定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账户后,再收购、租用这些银行卡,提供给犯罪团伙使用的黑灰产业发展壮大。

  “从近年来破获的案件看,受雇开卡的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90后、00后人员占多数,辍学的社会闲散人员、外出务工人员、在校学生成为主要目标。这些群体社会经验欠缺,贪小便宜,法律知识淡薄,受利益驱动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一位民警告诉记者。

  今年8月,郑州警方公布一批230人买卖账户、冒名开户的人员信息,其中90后占比54.35%,大部分为附近一所中专的学生;当月,温州警方公布一批涉嫌买卖银行账户、冒名开户的人员名单,在160人的名单中,00后19人占比11.8%,年龄最小的未满18周年,90后82人占比51.2%。

  今年6月,南京多所高职院校的多名大学生因出售个人账户、对公账户,被河南警方依法刑事拘留。这些大学生在兼职群中得知“靠办公司就能赚钱”,便以每单300元至500元的价格,配合介绍人办理公司和对公账户,最终3名大学生一共注册47家公司,其中一人多达32家。

  今年以来,四川、河南等地警方通报的多起银行卡买卖案件中,均有不少年轻人参与,部分大学生甚至因出售个人银行卡,导致背负数十万元债务。

  以兼职信息为幌子,诱骗年轻人租售银行卡

  记者调查发现,银行卡买卖“年轻化”背后,暗藏各类兼职黑产。一些不法分子抓住年轻人缺乏经济来源的弱点,在互联网发布兼职信息,大量招收年轻人出租、出售个人银行卡,最终转售给诈骗团伙牟取利益。

  比较常见的是以“银行充场”为名,变相收购银行卡。

  在百度贴吧“广州日结吧”,有用户发布了一则“银行充场兼职日结”的信息。该发布者表示,大堂经理为冲业绩需要大量新用户,兼职人员只需办理一张银行卡,即可获得200元奖励,该卡一个月后可自行注销。

  记者发现,类似的“银行充场”信息广泛存在于各城市兼职贴吧和兼职网站中,值得警惕的是,在一些诸如“勤工俭学吧”“大学生兼职吧”等学生聚集的平台,类似的兼职信息同样存在,部分人员甚至提出招收校园实力代理。

  有知情人士分析,一些银行业务员为完成当月或当季度开卡目标,会尝试通过雇佣兼职的方式,完成既定任务,但费用通常为每天50元,一些不法分子以“银行充场”为幌子,开出更高酬劳,招收学生群体办理银行卡并扣押,最终用于洗钱。

  已有多名学生因此受骗。“对方说是给银行卡办卡充业绩,两小时就可以搞定,当时觉得拿钱快就去做了。”一名来自浙江的大学毕业生表示,其在校期间做过一份“银行充场”的兼职,最终对方以数百元的酬劳,收走了他办理的银行卡及U盾。对方告知,两个月后可自行注销银行卡,并表示该卡仅用于工资流水转账。没想到,一年后他在办理贷款时被银行告知,其因涉嫌洗钱,无法获得贷款。

  在110法律咨询网、华律咨询网上,多名大学生表示,自己在兼职平台上找了一份“银行充场”的兼职,几个月后被警方传唤才知道自己涉嫌非法买卖银行卡。

  石狮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黄吉兴告诉记者,不法分子以数百元变相“收购”来的银行卡,最终经过层层转手,可以卖到6000至一万元不等。

  此外,利用“跑分”兼职吸引年轻人出租银行卡,也是常见的手段之一。

  今年3月,湖南长沙警方破获一起为诈骗团伙提供洗钱活动的案件。犯罪分子以“日薪150元现结,包吃包住,只需代充值游戏”的兼职信息,招收多名大学生提供银行卡进行“跑分”,为境外赌博网站提供资金支付通道,以获取佣金。

  据介绍,所谓跑分平台,是一种为人提供支付通道,并从中获取佣金的网站或App。

  跑分平台就是一个中介组织,出租者将自己的银行卡或支付宝二维码挂到网站上,跑分平台组织者通过收集大量银行卡信息,提供给需要走账的人。作为回报,平台会得到部分佣金,其中一部分进入出租者口袋。

  记者发现,大量银行卡跑分兼职信息在贴吧和微博上发布,“一天被动赚300”“一天一千不是问题”“一觉醒来账上多了上万”等字眼充斥其中。一名代理告诉记者,帮忙走账1万元,可获得100-200不等的佣金,只要有单子,一般一两分钟就能完成。

  此外,通过在校园招聘“代理商”,则让更多学生通过开卡、售卡、租卡牟利。

  今年5月,杭州警方查获一起银行卡买卖案件,涉案的三名嫌疑人均是在校大学生。嫌疑人苏某在他人介绍下,发动身边同学办理银行卡、U盾、手机卡三件套,以一套250元-1000元不等的报酬向同学收购,随后以3000元每套的价格,将40套银行卡出售给上游电信诈骗团伙。

  各地公安机关反映,从破获的案件看,一些专业开卡群体将“黑手”伸向校园,以高薪做诱饵招募学生“代理商”,让他们以租借或购买形式,获取同学银行卡或收款二维码,验好密码后,由快递寄给上家,从中赚取佣金。

  加大警示、教育挽救法律意识淡薄学生

  2019年,“两高”发布司法解释,首次明确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入罪标准,填补了该领域的法律空白。

  而根据2019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对买卖银行卡或账户的个人实施惩戒的通知》,出租、出借、出售和购买个人银行卡的公民,违法违规记录将被纳入个人征信报告,影响贷款和信用卡申请,并在5年内被暂停所有的非柜面业务及支付业务,另一方面,还可能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甚至诈骗罪等,面临牢狱之灾。

  近期,全国各地已密集开展银行卡出租、出售犯罪的打击行动。

  9月5日,泉州市反诈骗中心发布消息称,今年8月份以来,全市开展严厉打击买卖银行卡、手机卡专项行动,已累计抓获犯罪嫌疑人近3000人,依法对2851名买卖银行卡或支付账户的个人实施惩戒。漳州公安也发布消息称,今年已对1302名在漳州开户的买卖银行账户人员实行联合惩戒。

  记者采访发现,参与银行卡租售的年轻人法律意识普遍淡薄。不少犯罪嫌疑人认为“只要不是用于电信网络诈骗,就可以租给别人使用”,甚至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来钱快,不会被发现”,有的还会为自己找到了一份“无本万利”的兼职而沾沾自喜,最终为了几百元蝇头小利走上犯罪道路。

  对此,民警建议,加强反诈骗宣传进校园活动,通过以案释法的方法,一方面告知学生群体,租售银行卡属于犯罪行为,另一方面,提醒其注意各类兼职招聘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同时,加强网络平台治理。记者发现,当前大量兼职招聘信息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部分平台存在把关不严的情况,导致大量“银行充场”“跑分”兼职公然出现在高校毕业生聚集的平台上,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对此,应进一步加强网络平台治理,利用关键词屏蔽等技术,限制此类有害信息的传播。

  安溪县公安局局长杜双路表示,银行在发展业务的同时应更要注重风险防范。在不影响用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快建立风控模型,加强对账户交易的动态监测,特别是对大额和可疑交易监测和信息报送,并将可疑线索及时移交给公安机关。(本报记者郑良、吴剑锋)


(责任编辑:林木)
 
 
 
习近平总书记谈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
拿起一包“沙琪玛”,习近平问了一个大问题
关于新质生产力,习近平强调这几个关键词
政协联组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绿色化、低碳
 
昨日重现
六个小故事看中国生态第一市的小康
 
陷阱
"网红神药"致2人死亡106人住院!海淘需谨慎
必须警惕和纠治“新形象工程”
警惕“形象工程”穿上“新马甲”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一年向下发文860份,莫让形式主义折腾基层
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新形象工程”背后是“老毛病”
“新形象工程”是乱决策的新变种
谁在农业试验田里“放高产卫星”?
急功近利,毁了我们的国家队
 
节约用水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
湖北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湖北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孩子网  低碳经济  绿金生物网  节能减排网  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吉林省人民政府  方法网  绿金生物网  节约网  吉林科技网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